亲子和谐群。
群友:@大方 老师您好。我家孩子不吃水产海产,鱼虾都不吃,不过敏,就是不吃。家里老人觉得孩子不吃鱼虾无法获取DHA等营养因素,于是常常与孩子爆发冲突,或者执着于补剂填充。对此我有一些困惑,孩子不吃鱼虾是因为现在的鱼虾频率低能量不好吗?孩子天然高频,他的身体会自主选择适合他的食物对吗?如果他不吃是因为食物与他不适配或者食物有问题吗?补剂代替是否可行,持续吃补剂是否有副作用的隐患呢?请大方老师指点。
大方:第一个不好说,第二个有自主选择的能力,第三个不适合,第四个有隐患。
选择富含生命力的食物,带着尊重与感恩去进食,是最上乘的进食方法
有一个缺乏的心,是缺乏一切的根源。缺乏营养,缺乏能量,缺乏信心,缺乏金钱,都从一个缺乏的心上产生。
群友:@大方 谢谢老师得指点。是家长站在匮乏的视角去看待孩子进食这件事了对吗?就是说这个问题的根本是家长的发心,我的理解对吗?
大方:如果你们不断的将自己认为他缺乏营养的这个认知,通过各种形式传递给他,一旦他当真了,那么他就真的会缺。宇宙如此爱你们,总是让你们相信自己是正确的。总是会实现你们深深相信的东西。
群友:我觉得怀孕时期也是这样,集体意识全是孕妇容易缺钙、缺锌等等。毕竟大多数第一次做妈妈,都会小心翼翼以及听医生嘱咐。我朋友新手妈妈,隔两周就要去医院抽血检查。与她一起吃饭,出门要带很多补剂~我当时就疑惑,但毕竟不是自己在怀孩子,想问这种情形是一样的吧?你自己相信缺什么,也就真的缺什么~
群友:是的[憨笑] 孕初期第一次检查医生说我骨密度几乎降到很低很低了 要补什么钙 叶酸 铁啊这些都缺。
然除了买过一次钙片但颗粒太大了实在咽不下去,就爱谁谁摆烂了 后面啥事都没 [笑脸]
大方:这是一个循环。不同人体验这个循环的方式不同。认知和发现这个循环的方向不同。根据方向的不同,可以分为唯心和唯物两类。群里不展开讲,有机会写文章大家看。
今天兑现承诺写文。
有一颗缺乏的心,是缺乏一切的根源,不论你感觉缺什么,都由此产生。这样的观点,在一些人看来,是属于唯心主义。其实不管是唯心主义,还是唯物主义,只是一个方向的区别。整体的真相,你无法整体的去了解,你只能从某一个方向切入进去。科学是认识世界的方法,心学也是认识世界的方法。世法平等,无有高下,如有高下,区别在人。
一个人经过医学检测,发现自己缺少某种营养物质。他由此断定自己真的缺乏营养。那么是他缺乏物质在前。还是他这个缺乏的心理在前?如果你有一个基本的常识,你自然会发现,心理变化在生理变化之前。心理是更精微的,更善变的。心理总是在生理之前。如果有什么缺乏的话,肯定是心理缺乏在前。如果你说心也是一种物质。我也同意。人们担心自己缺乏微量元素。这倒并不一定是多余的担心。只不过,真正的微量元素,超微量元素。并不是你们现在可以吃到的钙铁锌硒等几十种营养素。真正的超微量元素,之所以稀少,是因为它们并不来自于地球。因为不来自于地球,所以地球上很少。所以,你很难通过吃食物来补充这些。饮食补充的能量,与静坐修炼补充的能量,有什么不同?
从科学的角度去讲,不论你缺乏什么,首先都是缺乏这些最精微,超精微的物质,这些物质离生命的核心更近。它们在生命的更深处,更内部,它们构成了生命的内心。可以看到,即便是从科学的角度去谈,我们也可以说,任何的缺乏,都是有一颗缺乏的心生起。任何的缺乏,都是由内而外分泌出来的。生命的内分泌与自然成长,从婴儿饮食说起!如何去改善,这一点也很简单。不要跟生活讨价还价,否则,你享受不到完整的生活!一旦你可以全部的接受现实,你就可以超越人间。从有条件的有原因的接受,变成无条件的无理由的接受,这是你成为高手的直接途径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